文章摘要
刘璐,吕婧,王一凡,胡雪鑫,杨龙飞,赵渤年.基于UPLC-Q-Orbitrap-MS指纹图谱与集成化学计量学策略的丹参-红曲发酵产物智能质量评价研究[J].中国药品标准,2025,(3):294-303
基于UPLC-Q-Orbitrap-MS指纹图谱与集成化学计量学策略的丹参-红曲发酵产物智能质量评价研究
  
DOI:10.19778/j.chp.2025.03.009
中文关键词: 丹参-红曲发酵产物  化学计量学  质量标志物  UPLC-Q-Orbitrap-MS  产地判别  质量评价
英文关键词: 
基金项目:山东省中医药科技项目(Q-2022054)
作者单位
刘璐 山东中医药大学药物研究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重点学科-中药药剂学 山东省数字中药重点实验室 黄河流域特色中药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济南 250355 
吕婧 山东中医药大学药物研究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重点学科-中药药剂学 山东省数字中药重点实验室 黄河流域特色中药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济南 250355 
王一凡 山东中医药大学药物研究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重点学科-中药药剂学 山东省数字中药重点实验室 黄河流域特色中药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济南 250355 
胡雪鑫 山东中医药大学药物研究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重点学科-中药药剂学 山东省数字中药重点实验室 黄河流域特色中药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济南 250355 
杨龙飞 山东中医药大学药物研究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重点学科-中药药剂学 山东省数字中药重点实验室 黄河流域特色中药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济南 250355 
赵渤年 山东中医药大学药物研究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重点学科-中药药剂学 山东省数字中药重点实验室 黄河流域特色中药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济南 250355 
摘要点击次数: 18
全文下载次数: 8
中文摘要:
      目的: 建立丹参-红曲发酵产物的数字化质量评价体系,筛选关键质量标志物,为其智能化质控提供方法学支持。方法: 采用UPLC-Q-Orbitrap-MS技术对20批次发酵产物中丹参酮ⅡA、丹酚酸B等34种指标成分进行高通量定量分析;通过层析聚类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筛选关键标志物,结合支持向量机器学习算法构建智能判别模型,数字化解析批次间质量差异特征。结果: 不同批次样品共标定34个共有峰,聚类分析显示样品按产地聚为三类(山东、河南、安徽)。联合偏最小二乘分析进一步筛选出6个关键差异标志物,包括异丹参酮ⅡA、丹参酮ⅡA等萜类及丹酚酸G等酚酸类成分;支持向量机模型通过遗传算法与网格搜索协同优化参数,实现产地溯源准确率100%。结论:本研究通过“化学特征解析-标志物筛选-模型验证”的三步式分析策略,构建了丹参-红曲发酵产物的数字化质量评价体系,为中药质量控制的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可推广的技术路径。
英文摘要:
      
  查看/发表评论  下载PDF阅读器
关闭